首頁‎ > ‎電子期刊‎ > ‎Semantic MediaWiki‎ > ‎

Wiki新手寫作指南Ⅰ(上)

Wiki新手寫作指南Ⅰ(下)


摘要

藉由開放的編輯方式Wikipedia在二年內達到了等同於數十年編輯的大英百科全書的規模及品質,在本文中我們會介紹架設Wikipedia的 Mediawiki軟體操作方式,與讀者分享如何編輯文章;本文的內容適用於任何用Mediawiki軟體所架設的Wiki網站,除了介紹Wiki一般的 語法外,更重要的是在本文中對於這些語法背後的意涵也有所解釋,讓讀者在閱讀時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前言

由於Wikipedia的普及,藉著多人合作編輯的方式,讓網路上產生大量高品質的文章;在本文中筆者會分享給讀者在進行Wiki頁面編輯時的經驗。要注意的是Wiki網站並不是只有Wikipedia這一個而已,有許多的Wiki網站被架設來去編輯不同領域的知識,而其背後的軟體都是用MediaWiki所架設的,讀者可以在MetaWiki找到更多的Wiki網站,本文所探討的編輯方式不單只是在Wikipedia上而已,而是所有經由MediaWiki軟體所架的網站都適用。

本文較偏向寫作的角度來探討如何寫出一篇好的Wiki文章,雖然語法的介紹也在其中,然而重點較偏向於如何分類以及組織Wiki文件。本文假設讀者已初步瞭解Wiki的概念,也可能已經寫過一些Wiki文章。

 編輯文件的流程

在進入各項編輯的細節前,先讓筆者對於編輯文件的流程予以介紹,讓讀者對於編輯Wiki文件有個整體觀。

  1. 選擇你要編輯的Wiki網站:若你的知識較屬於一般性的,可以考慮在英文Wikipedia或是中文Wikipedia上編輯,或是較屬於特定領域性質的,可以在專業的Wiki網站上編輯,例如這是個美食餐廳的Wiki
  2. 註冊帳號:雖然有些Wiki網站不需註冊即可編輯,不過大部份都需要註冊,若無註冊去編輯的話編輯者的IP會被紀錄。
  3. 尋找是否有想要的頁面:集體創作最忌諱重複發明輪子,你可以使用Wiki網站的搜尋功能來查是否有意義相同的頁面可編輯;一般都是在左下方有搜尋的欄位及按鈕。
  4. 若沒有意義相同的頁面可編輯,那麼可以創立新頁面來編輯;若有的話可進入此頁面,並查看頁面的歷史紀錄,一般在頁面的上方,可以看到有哪些人編輯過以及編輯紀錄,然後繼續加以編輯自己的心得。
  5. 若是創立新頁面,要特別注意創立頁面所屬的命名空間、分頁以及頁面名稱;以及要在適合的頁面連結到你所編輯的頁面,以讓使用者方便尋找,不然會成為獨立頁面。
  6. 在編輯時首先要注意文章的結構安排,如何分段、如何項目編號,對於基本的排版可藉由Wiki的專屬語法來達成,而對於較進階的呈現方式可利用HTML語法來達成。

以上是在編輯時的主要流程,讀者皆可在下述的章節找到詳細的說明。

 第一步先註冊

最著名的Wiki網站莫過於英文WikiPedia內有140萬條目的百科全書,在首頁中可以連到其它的Wiki網站,以語言來看這裡可以看到所有的WikiPedia列表目前共有250種語言的WikiPedia;並且每種語言,還有不同性質的Wiki,例如英文的WikiNews,用來提供免費的新聞、WikiBooks用來提供免費的書籍及手冊、MetaWiki用來協調各項Wiki計劃、MediaWiki用來提供架設Wiki的軟體。讀者可以從所有的Wiki專案來查到目前官方所支援所有Wiki專案。


大部份的Wiki專案頁面都可以在不需註冊的情況下直接編輯,然而不同的Wiki網站會有不同的設定,建議讀者若要編輯先註冊較好,若沒有註冊讀者在編輯 時會被Wiki網站記錄IP,並且註冊後可以記名對於文章的貢獻,也能編輯較多的頁面。底下以筆者本身電腦上剛灌好的Wiki來做註冊的動作,先點選首頁 右上方用戶登錄再選擇建立帳號(Create an Account)的連結,再輸入帳號及密碼即可完成註冊,有些網站會要求用EMail來確認或是會顯示一段數字要使用者輸入以防是用代理程式來註冊。

在註冊完後,可以至右上角參數設置處點選進入來更改個人的參數,其中比較重要的是綽號的部份,輸入後可以在簽名時顯示綽號,若是沒有輸入的話,則會 用帳號名稱來顯示;有關簽名的方式我們會在下節說明,其他個人的參數讀者可以隨意玩玩看,例如變換面版或是語言設定。題外話,Wiki的內定樣版除了預設 之外的都難以入眼;(


這是有綽號的簽名:--騉翔 17:23, 18 October 2006 (CST)

這是沒有綽號的簽名:--ChangKH 17:24, 18 October 2006 (CST)



編輯及創立頁面

在註冊好帳號後即可開始編輯文章以及創立新的頁面,編輯頁面的部份較容易,只要所在頁面的上方有編輯或是Edit的連結點選即可進入編輯;然而創立新頁面可能是大部份人一開始所遇到的困擾,在Wiki的介面中並沒有一個創立頁面的選項,它的作法是要點選不存在的連結來創立。以下示範用搜尋及新建連結兩種方式。


在下圖中在左下角的搜尋處輸入要建立的頁面名字,然後再按進入(Go)的按鈕,若出現的連結是紅色,代表此頁面尚未被創立,即可點選此頁面進入編輯模式,保存內容後即創立此頁面。

另一種方式是找一個已存在之頁面,在其中編輯一個不存在的連結,保存後亦可點選此連結來創建頁面;Wiki運用網站內超連結的語法是用成對中括號([[ ]])來包含連結名稱。
Wiki語法 呈現結果
[[點選此連結即可創建頁面]] 點選此連結即可創建頁面


若要單純連到外部網站,則直接打上網址名稱即可:

Wiki語法 呈現結果
http://www.wikipedia.org http://www.wikipedia.org


在剛接觸Wiki要編輯文章內容時,會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頁面要建在哪,每個註冊的帳戶都會有專屬的頁面存在,建議可以用此頁面來做練習,個人頁面的連結為User:帳號名稱,例如筆者的帳號為ChangKH,那麼個人頁面就是User:ChangKH

使用超連結

Wiki對待連結的方式很不一樣,在HTML網頁中的超連結若指到一個不存在的頁面,會被視為錯誤,而在Wiki中不存在的連結是有功能的,可以用此來創建頁面或是表現關鍵字,更深的含意是,這是一個有意義的連結,但是尚未被建立,希望有人能協助來編輯此頁面。由於Wiki方便的超連結功能,讓同一個網站內的資料極容易進行連結,讓知識創造的速度加快。在上節中我們以最簡單的方式來運用超連結,接下來介紹Wiki超連結更深入的用法:

Wiki超連結,不只能代表內部及外部連結,亦可代表圖片、檔案或是內嵌頁面

若要在Wiki中顯示圖片,可用下面的語法,一樣是採用雙中括號來標示,在其中填入圖片名稱,並加上Image:的前置修飾詞,若此圖片已存在則會直接顯示圖片,若不存在就可以點入超連結並上傳圖片。

Wiki語法 呈現結果
[[Image:圖片檔名.jpg]] Image:圖片檔名.jpg


連結到檔案的用法一樣,只不過將前置修飾詞改成Media:

Wiki語法 呈現結果
[[Media:檔案名稱.pdf]] Media:檔案名稱.pdf


有時我們會想將一個頁面的內容嵌入到正在編輯的頁面當中,而不是以連結,例如網站內常用到的詞彙或是要自訂簽名檔,則可以用雙大括號{{}}的方式來包含頁面名頁,即可將內容嵌入。

Wiki語法 呈現結果
{{Template:嵌入頁面}} vvvvv

Wiki超連結修飾語法

有時我們想要將超連結的顯示方式做些調整,例如http://www.wikipedia.org顯示成WikiPedia;其作法是在連結名稱後空一格再加上顯示顯示名稱。

Wiki語法 呈現結果
[http://www.wikipedia.org WikiPedia] WikiPedia


外部超連結若要顯示名稱,要多加左右中括號,在上節中未加中括號而直接顯示網站名稱是簡化的用法;內部連結顯示名稱的用法如下,差異在於原本是用空格來做分隔改成是用直線|來做分隔:

Wiki語法 呈現結果
[[連結名稱|顯示名稱]] 顯示名稱

圖片修飾語法,可以指定圖片大小、置放方式、圖片附加文字、相簿模式

您可以將下列語法複製至您的頁面練習。

 
 [[Image:圖片檔名.jpg|100px]] 指定圖片大小
[[Image:圖片檔名.jpg|left]] 指定圖片對齊方式,可以選用right、center、left、none
[[Image:圖片檔名.jpg|thumb]] 相簿模式
[[Image:圖片檔名.jpg|frame]] 為圖片加框
[[Image:圖片檔名.jpg|圖片說明]] 為圖片加上說明文字,直接加就可以了,不用前置詞
[[Image:圖片檔名.jpg|100px|left|thumb|圖片說明]] 上述的語法,可以任意加以組合,並且順序隨意


編輯頁面內容常用語法

Wiki支援大部份HTML的排版能力,事實上Wiki是設計其專屬的語法,最後會經過Wiki的軟體解析成HTML語法;在Wiki的頁面也可以輸入HTML語法,您可以參考Wiki支援的HTML。所以Wiki頁面內容可以混合HTML及Wiki語法,而最終都會以HTML語法來呈現。底下分字元顯示段落組織兩小節來介紹:

TEST

字元顯示,如粗體、斜體

Wiki語法 呈現結果
'''粗體'''的呈現是用三個單引號包起來。 粗體的呈現是用三個單引號包起來。
''斜體''的呈現是用兩個單引號包起來。 斜體的呈現是用兩個單引號包起來。
'''''粗斜體'''''的呈現是用五個單引號包起來。 粗斜體的呈現是用五個單引號包起來。


Wiki語法支援的顯示格式不多,剩下的就用HTML來彌補:

HTML語法 呈現結果 說明
<Font Size="5">放大</Font> 放大 利用HTML來放大字
<Font="1">縮小</Font> 縮小 利用HTML來放縮小字
<Font Color="blue">顯示藍色的字</Font> 顯示藍色的字 利用HTML來設定字的顏色

段落組織,如分節、編號

大部份的文章在前面都會有目錄存在,點選某個連結即會連到對應的段落,這是由Wiki根據文章內容所編寫的Wiki語法而自動產生的,這語法是我們最常用到的分段方式,用=號的多寡來分層:

 
 
== 段落一 ==
=== 段落一的子段落 ===
== 段落二 ==
=== 段落二的子段落 ===

要用符號列表,可以用*符號來表達:

Wiki語法 呈現結果

*符號一

*符號二

*符號三

  • 符號一
  • 符號二
  • 符號三


要用編號列表,可以用#符號來表達:

Wiki語法 呈現結果

#項目一

#項目二

#項目三

  1. 項目一
  2. 項目二
  3. 項目三


符號與編號列表可以搭配使用:

Wiki語法 呈現結果

#項目一

#*符號一

#*符號二

#*符號三

#項目二

#項目三

  1. 項目一
    • 符號一
    • 符號二
    • 符號三
  2. 項目二
  3. 項目三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