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摘要傳統的課堂教學,使得老師較困難因材施教,應而使得部分學生無法適當的吸收知識,如何提供學生適性學習方式正是未來教育革新的重要關鍵策略。然而在 許多適性化教學的研究中,都已經證實了學習風格的考量可以大幅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本論文是介紹結合所羅門學習風格之適性化學習與評量系統。 關鍵詞:適性化、學習風格、所羅門
1.前言傳統的課堂教學,使得老師較困難因材施教,應而使得部分學生無法適當的吸收知識,許多老師也都深感到無奈,如何提供學生適性學習方式正是未來教育革 新的重要關鍵策略。又隨著網際網路及個人電腦的普及,使得許多應用可以在資訊交流的環境下發展,而伴隨教學系統的發展,網路測驗也逐漸扮演重要的角色,亦 吸引了學界與業界的目光,政府也積極推動相關研究計畫,預期將為眾多學生帶來便利性,更將成為重要的教學平臺和工具。 然而在許多適性化教學的研究中,都已經證實了學習風格的考量可以大幅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如何在網路教學及測驗系統中能考量個人的學習風格因素,已成為必須深入探討的主題。 Kolb 曾經提出過「經驗學習理論」[1],內容是在說明,在經驗的學習過程中以四種型態來區分,包含了:具體經驗、被動觀察、抽象概念、主動實驗。根據這四種型 態再與「資訊接受偏好」與「資訊處裡方式」兩種構面進行整合,來決定不同的學習風格,將這四種風格角色分為:發散者、同化者、收斂者、以及適應者。 本論文主要在研究符合所羅門學習風格[13]之適性化網路學習與評量系統,系統配合學生測驗答題,系統能夠計算出學生的不同學習風格而提供 不同教材。學生能依系統提供符合自己學習風格的教材來學習,依照自己的學習風格來學習,不僅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也能解決老師無法因材施教的問題。
2.文獻探討十幾年來許多教育專家發現學習成效與學生的學習風格是有差異的,教育專家建議教材必須根據學生的風格而有不同的設計,從60年代以來教育專家就開始研究有關適性化的教學方式[8]。 學習風格為以神經學的觀點對於腦部的支配系統,歸類出不同的思考模式及外顯的學習行為,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習方式所表現出個人偏好的方式 或作風,此種方式或作風是個人影響學習成果的變因(包括個人和環境的變因,或是認知、情境、社會方面的變因),以及學習過程和策略方面所表現出來相當穩定 的一些特徵[17]。 所謂適性化,就是在測驗進行中,一次只會出現一題從題庫出現的考題,考生必須回答所給予的該項問題,而系統則會根據考生回答問題的表現來決定後面出題的難易度[18]。 適性教學的定義來自於教育機會均等理念的延伸。教育機會均等的理念是提供每一位學生適性教育的機會,讓每個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不會因為各種先天的條件和後天的環境而造成學習上的不平等現象[5]。 所羅門學習風格測驗,將學習風格分為四個組對,每一個組對裡各有兩種類型,所以總共有八種類型,分別為活躍型與沉思型、感悟型與直覺型、視 覺型與言語型、序列型與綜合型。每位測驗者經由此所羅門學習風格測驗後的結果可以產生出四種類型,再以這四種類型與前測的成績做搭配,即可得知某位學生的 學習風格類型[11]。
3.系統架構
系統上的教材必須透過教師建立,我們將教材分為圖片型與文字型,並再細分難、中、易三種等級,所以共可搭配6種風格的教材,以提供不同學習風格的學生有適合的教材學習。 學生經過註冊,第一次登入系統後,系統會先要求學生進行所羅門學習風格之測驗,所羅門學習風格之測驗共有44題,每題分別有a、b兩個選 項,把44道題目分成四組,每組分別為活躍型與沉思型、感悟型與直覺型、視覺型與語言型、序列型與綜合型,所以共有八種類型。完成作答後,系統根據學生所 填的答案分別計算各類型的總分。在四組中,取各組的最高分數而產生四種類型,經過系統的搭配之後,就會決定學生是哪一種的學習風格類型。 在測驗結束之後,所羅門學習風格測驗分別將44道題目分分為四組,每一組又細分為兩種對立的類型,每道題目中有a、b兩個選項,a、b兩個 選項即代表兩種對立的類型,根據學生所填寫的答案進行加總,在每組中的兩種對立類型所累計的分數相減,再以兩種類型中分數較高的為採樣,相減之後的分數越 高,代表學生偏向該類型的可能性越強烈。 舉例來說,在第三組分別為視覺型與言語型,如果學生選到視覺型的答案為8分,言語型的答案為3分,將兩數相減之後等於5,這兩種類型最高分 者意謂著學生較偏向於視覺型,相減之後的數字越大,代表越強烈。因此學生在未來的學習過程中,將給予圖片類型的教材讓學生進行學習[19][20],以表 3來說明各類型所代表的意義。
4.系統實作4.1註冊 本系統必須先註冊,輸入帳號、密碼,選擇身份,驗證無誤後即可登入。如圖2所示。
登入時,輸入帳號、密碼,選擇教師身份驗證無誤後,即可登入到教師介面。如圖3所示。
進入課程管理介面,教師可以開新課程、查詢上課學生名單、上傳課程教材,以及發佈課程公告。如圖4所示。
進入到上傳課程較材介面,教師可以選擇上傳的檔案類型以及課程的難易度,共有6種搭配,以提供給不同類型的學生進行學習。如圖5所示。
4.5學生介面 登入學生身份驗證完成後即可登入到學生介面。如圖6所示。
4.7所羅門學習風格分析結果
學生進入選課中心後,可以選擇需要學習的課程。如圖9所示。
4.9教學中心 學生選課結束後,進入教學中心,系統會依據所羅門學習風格分析的結果,給予學生適當的教材內容。如圖10所示。
4.10線上測驗 學生可以選擇要測驗的科目。
4.11測驗完成 測驗完成後,系統會自動計算出得分。
4.12診斷結果 為了瞭解學生的學習成效,通過了線上測驗結束後,系統會將答題結果進行診斷,建議學生缺失的部分,再進一步的加強。
5.結論本系統已經有初步的架構了,教師可以自行建置不同類型與難易度的課程教材,學生透過所羅門的學習風格分析,能夠瞭解自己是屬於哪一種的學習風格,系統並根據不同的風格給予適當的教材。 事實上,我們認為學習風格並非只有這6種,還有許多因素沒有考慮到,然而要瞭解到底多少種的學習風格,是需要非常深入的研究與分析,才能夠發展出盡善盡美的教材,讓學生有更合適的教材進行學習。
6.參考文獻[1]Kolb。Experiential learning: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Prentice-Hall。1984。 [2]劉信雄。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2。國小學生認知風格、學習略策、自我效能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 [3]翁秋玲。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高中教師與學生思考格及其教學互動之關係。 [4]蔣恩芬。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1999。學習動機相關因素探討與學習動機方案成效研究。 [5]謝章冠、陳年興。國立中山大學。2001。網路教學系統之學習路徑控制分析與設計。 [6]薛智文、卓輝泰。國立中正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依學習風格建構中學適性數位元學習模式之研究。 [7]黃國豪、黃國禎、詹元幟、黃于玲、廖彥惠、蕭維仁、林永光。嶺東技術學院資訊管理系。2002。多專家教學分析、 協調管理之架構。 [8]黃國豪、謝謹如。嶺東技術學院資訊管理系。第八屆國際資訊管理研究暨實務研討會論文。2002。多專家教學策略知 識整合演算法-以建立課程概念關係圖為例。 [9]施瀛欽。國立嘉義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不同學習風格之國小高年級學童其科學本質觀與對科學的態 度之研究。 [10]陳鯨太。國立交通大學資訊科學系碩士論文。2002。在智慧型教學系統中建立符合教學需求的動態適性化課程。 [11]陳育民。國立中正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2002。學習風格與學習模式對中學生電子化學習成效之影響。 [12]鐘培齊。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國小六年級學童學習風格、知覺學習環境、對科學的態度與 自然科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 [13]黃國豪、邱鼎文、賴鬱伶、黃雅琦。嶺東技術學院資訊管理系。2003。多專家智慧型個人化網路學習、測驗與診斷服 務平臺之系統建置。 [14]林農堯。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2003。具調適功能之網路虛擬助教系統。 [15]張文華。臺南師範學院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同步網路合作學習中學習風格對國小學童學習之影響。 [16]蔡淑薇。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詢系碩士論文。2003。高中職學生學習風格、自我調整學習與學業成就之關係。 [17]陳麗美。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2003。提昇不同學習風格學生於科學探究活動中學習 成效之行動研究。 [18]http://www.chingshan.com.tw/test/gmat-cat.htm。GMAT課程。 [19]http://www.engr.ncsu.edu/learningstyles/ilsweb.html。所羅門學習風格詢問表索引。Barbara A. Soloman。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20]http://www.ncsu.edu/felder-public/ILSdir/styles.htm。所羅門學習風格和策略。Barbara A. Soloman。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