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子期刊‎ > ‎2008年4月號‎ > ‎

嚴格對學生也是一種慈悲 忠信高中陳宏瑋老師的帶班經驗談(下)


公私分明

導師對部份的學生的確會有較特殊的印象,不論感覺好或不好,處理學生的事情都必須公私分明,同時也必須讓學生明確的知道這一條界線,不論學生和老師 私下情感有多好,一旦犯錯就必須秉公處理,不可偏頗,否則導師威信將蕩然無存,同時也會喪失學生對導師處理學生事務的公信力,此點必須特別謹慎。除此外, 班級裡面有男生也有女生,正處於荳蔻年華,和老師亦師亦友的關係,對老師的崇拜常易轉為盲目的愛戀,因此老師的態度必須明確不可曖昧,像我是男老師,若與 女學生談事情必於公開之場合,絕不單獨於密室面談,另外對於與學生肢體上的接觸也要完全避免,在我的想法中,老師在學生心目中應該有絕對的威嚴。套一句我 常跟學生說的話:你可以在私底下找我開玩笑耍寶,但是一旦犯錯受罰,我一定不手軟,因此我認為我所接觸的學生都可以知所分寸,公私分明。


嚴謹的學習紀律

〝上課要專心,別打瞌睡;下課後要複習,別怠惰〞,這是老師們常常掛在嘴邊的話,正如同平日老師們會灌輸很多人生大道理給學生,是一件十分正常的 事,只是最後這些道理之被執行與否不去追蹤與要求,話說得再多似乎意義也不大。學習對學生而言應該是一件充滿樂趣的一件事,因為多學習可以充實本身的智 慧,增加生活的內涵;而同時學習也該是一件嚴謹的事,正因為牽扯到智慧的累積,若因為學習的態度輕浮或不專注,很容易在第一時間內接收到錯誤的訊息並記入 腦中,日後要再更正恐怕得花更多的時間。因此,我會在告知學生學習專注的道理後,不定時的要求部份較易分心的學生於下課時帶課本(或上課之教材)到導師的 位置,我會仔細檢查所畫記的重點是否確實並且詢問其重點部份的解釋,甚至可以請他蓋上書本回憶並說明剛剛上課聽到了什麼,如此檢視上課的專注與否,可以讓 一些態度較易鬆懈的學生提高注意力。有了上課的專注力,上課期間能聽懂七、八成,回家去複習功課才會看得懂,才會願意去做。至於複習與否的檢視可以與上述 抽檢問答方式相同,亦可排定小考日程做統一之檢測,再決定導師之要求尺度是否該另做修正。


明訂考試標準,追蹤學習成效

每位學生的資質不一,可以以多個區間針對學生學習的測驗訂定標準,齊一式的統一標準對部份即使很努力也暫時無法達到目標的學生激發不了鬥志,甚至會 有反效果,訂標準時或許可以先找同學討論,以適當的成績表現當作階段性的目標,當達成後再另做調整。其次,有些教師光安排考試,考完試有了分數不檢討或不 做後續的補考動作,純粹為的考試而考試,我個人並不贊同,因為大部份的學生當時考試不會表示該單元未完全瞭解,放任自由檢討,學生未必就有能力可以知道錯 誤的原因,甚至大部份的學生都不會再去看它,如此,下次不會的仍然不會,考試的功效並未達成。我人的作法是在發考卷的同時馬上檢討,讓學生在課堂上提問, 若為其他科目則請學生於時限內去找同學或老師討論錯誤完成訂正,之後利用檢查試卷抽問或統一安排未達標準同學再做一次補考,已確定學生將未懂的缺口補上, 另外建議學生另行準備各科的整理記事本,將錯誤部份分單元整理,下次複習時可收事半而功倍之效。


剛柔並濟

對於學生的管理太強硬學生的學習會流於呆板,管理太講道理學生會看準老師的弱點興風作浪,兩者比較起來我會比較偏向前者的管理。許多人看待我的管理 是很嚴格的,但是我認為嚴格是一種慈悲,進入學校就讀的學生都是較為弱勢的學生,姑且不論造成弱勢的原因為何,要在高中三年令人刮目相看,必須付出較嚴謹 的學習紀律,嚴格的管理是確保學習紀律確實被執行,如果今日不做嚴格要求,這些較為弱勢的學生未來如何尋求翻身的機會,這些學生未來的成就於其整個家庭未 來的興衰更是息息相關,因此我認為〝嚴格〞是確保執行品質的過程。不過,我並不認為那就只是〝嚴格〞而已,當一位老師對於三番兩次犯錯的學生,執行明確且 嚴厲的處罰是需要的,因為如此才能立即修正其僥倖心理的持續,不致使惡習蔓延,但是在處罰過後別忘了摸摸頭,告訴他為何要處罰他,讓他清楚瞭解自己行為之 不當,而老師基於愛他的心,必須糾正他,我相信在剛柔並濟下,學生方能心平氣和接受糾正並誠心改正自己的問題。



以上為個人12年來之教學與帶班的經驗分享,希望能夠引起更多的火花,在教育這塊福田裡能投入更多的灌溉,我相信一個教師若能心懷謙虛,不斷求新求變,增加自我內涵,我相信教育之前景可期,而這也將是千萬學子之福份。


●陳宏瑋老師講解數學時,還不斷地關心學生的學習反映


●擔任班導師的陳宏瑋老師,除了嚴格要求學生的生活規之外,對課業上的要求有過之而不及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