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忠信的成長
1996年5月一個緣份讓我有機會進入忠信學校(原名忠信高工商)任教,擔任數學科教師。當初忠信沒有實驗班、沒有增廣教學課程、更沒有學生放學後
繼續留校溫書的情形,放學會留在學校的只有兩種學生:少數的住宿生與值勤的群育班班級(由全校各班輪流每周一個班級,留校進行群育教育的學生)。第一年我
就當廣設科的班導師,任教的第七天,班上輪值群育班,我陪班上的同學在學校,當時種種情景歷歷在目,瞬間我在忠信任教已經邁入十二年了。
我見證了忠信學校近12年來的發展過程,也有幸參與其中指標性的工作,對於整個團隊的凝聚力與執行力發自內心的佩服,對於政策指導委員會透
過腦力激盪,構思出各項具前瞻性的教學計畫深感認同,因此,以行動來支持各項作法,在校服務期間除擔任數學科召集人外,尚曾擔任1996年第一屆實驗班
(資訊科)的導師,1988年該屆學生不負眾望,四技二專錄取率達100%,其中有6人考試成績名列全國前18名,皆錄取第一志願台北科大,為學校實驗班
升學百分百開啟歷史的新頁,也為自己贏得帶班王牌的封號,接連帶了兩屆普通科導師。2002年完全中學部初中階段第一屆新生,我亦成了導師的首選,擔任初
一忠導師,全班有35人,三年國中基本學力測驗,達新竹區第一志願省中、省女者共19人。2005年完全中學部高中階段第一屆全四忠導師,全班35人,今
年參加大學學測,全校有30%學生學測級分達頂標以上,66%達前標以上,其中王哲盛、鍾宜家、孔維暄、黃梓原分別錄取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國立政治大
學英國語文學系、國立清華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國立交通大學電機與控制工程學系。值得一提的是,孔維暄大學學測71級分為新竹縣的榜首。看到學校的畢業生一
屆比一屆優秀,對我的人生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對學校而言每一個成果都是向上成長的轉變,目前所呈現的成果只是開始的號角,更期盼忠信38年來所灑下的種
子能繼續年年結出纍纍果實。
分享,教育理念
我帶班14年(含1993~1995年台北市立福安國中代課兩年),這些年來,有人常問我:「陳老師,你所帶的學生都那麼優秀,你是怎麼教的。」。
我將我的教育理念內化成與學生互動的滴點,也許談不上什麼秘訣,但或許可以成為教育界的伙伴們互相砌磋議題,並期盼引起更多的思考方向。
階段性目標
當我新任一個班的班導師時,我會高中三年劃分為三塊,各訂其階段性的目標,第一階段為一年上學期: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改掉一些生活的惡習。要
求重點為灑掃應對進退、對師長的禮節、灌輸團體生活的觀念、培養正確的人際關係與服從;第二階段為一年下學期至二年下學期止:端正學習紀律、課業的成效追
蹤與輔導、培養穩定的學習風氣與團體討論;第三階段為三年級暑假至三年下學期止:積極訂定複習計劃、全力輔導大考準備、嚴謹控制各科複習進度與安定學生考
試情緒。
新生入學的第一節課
學生由國中進入高中,心情是忐忑不安的,也是興奮的,但是其本身也都帶著一些國中的壞習性到高中,因此如何建立嚴謹的班級規則相形重要。首先,我會
先向同學說明我對他們的期望與種種要求,並將以往帶班的成果分享給同學,建立學生對我的信任,由此訂定班級常規,並將訂定常規之理由逐一說明,使班級學生
能夠信服,願意遵守;除此外,建立一套明確的賞罰制度,使學生行為有所依據,儘量讓學生在一開始就感受到強大的穩定力量,讓學生能清楚自己已是高一的學
生,即將有一個嶄新的生活內容。在這第一節課,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讓每一位學生能聽懂老師的話。
導師的原則
導師對學生的要求事項,要符合合情合理的原則,許多老師會把當兵那一套拿來用〝合理的要求是訓練,不合理的要求是磨鍊〞,個人是十分不同意的。學生
犯錯是正常的,剛開始犯錯未必需要立即糾正,點到為止即可,利用適當的時間點將同學間所犯的錯與好的表現統一作機會教育,我認為這比看一件事罵一件事或看
一件事立即導正一件事更具效果,因為點到為止可以讓學生保留尊嚴亦可以讓他有自省的機會,當學生在此階段學會自省,日後老師可以省去大半講道理的時間,更
可以少些責罵,導師可以全力在課業的學習上對學生提供更多的協助。(待續)
●陳宏瑋老師與忠信完全中學部高中階段第一屆全六忠同學
●忠信高中陳宏瑋老師與97學年度大學學測竹縣榜首孔維暄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