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在網路發達的當今,加速這句話的普及。我在家裡可以知道醫院看診的叫號;即使人在台灣我們幾乎可以同步地免費聆聽麻省 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邀請的世界知名人士像是Friedman,「世界是平的」的作者開講。不知不覺地即使再遠的距離都可以在一指之間連結完 成,拜資訊科技之賜我們的生活型態、學習方式產生了遽大的變化,而忠信學校的師生早在兩年前,就已經搭上了這波浪潮,參加由臺灣大學教授開授的普通化學網 路課程http://ntu.elearn.hinet.net/v30/index.jsp 。
高中生挑戰大學課程94學年度忠信學校由化學教師簡子惠推薦全中部四年級(高中一年級)孔維暄、黃梓原及張晏石軍三位學生參加臺大普通化學網路課程。簡老師畢業於台灣 大學漁業科學研究所,熟稔大學的課程規畫及台大教授的授課風格。就高中化學而言,採螺旋制課程規劃,也就是說一個單元貫穿三個學年來教,以酸鹼反應的規則 為例,高一教的簡單淺顯的化學變化類型如酸鹼中和,高二是敘述酸鹼的定義及滴定,高三再教深入的內容如酸鹼的解離度計算,延續高一、高二的課程加以擴充, 所以,對於一些化學名詞如化合物、酸鹼度等的特性需要有些記憶的訓練。然而,大學的課程安排則反之,採統整的主題課程規劃,將相關知識編成一單元來教,章 章分明,如氣體、化學平衡、酸與鹼、電化學、水溶液平衡的應用、熱化學、量子化的能階、鍵結、軌域等等,各成一章,因此,學生的高中化學基本功一定要紮 實,相關概念還要融會貫通。教授以大學科目的方式進行課程,強調邏輯思考過程的訓練,在考試的部分大多為申論題型,目的就是希望藉由同學在解題的過程中, 瞭解學生思考的邏輯,而不是僅要求一個正確「答案」而已,這與目前台灣的高中訓練養成不太一樣,但在科學領域專業知能的訓練上卻是相當重要的,負責臺大普 通化學網路課程的金必耀副教授表示。
善用利器,學習無往不利94學年度起,忠信學校針對全中部領袖育成班(Pre-LIP)學生,配置一人一台筆記型電腦,以利學生學習及學校實驗用途,孔維暄、黃梓原及張晏 石軍正為該政策的第一屆學生,在參加臺大普通化學網路課程正好派上用場,做為發揮電腦正向用途的最佳示範。三位同學都一致的表示,藉由網路的方式學習普通 化學的最大好處是節省相當多交通往返的時間。因為,學校的課程安排十分的緊湊,他們每天與時間賽跑,並沒有太多的時間再到學校以外的地方參加其他的課程, 但又需要充實一些補充教材以讓自己的思慮更加清晰,臺大普通化學網路課正好可以補白這個缺憾。不過,在高中階段參加非學校學習的其他課程一定要比其他的同 學付出更多的時間及精力,幸好,透過網路的學習方式,讓他們可以彈性地調整及安排高中課程與先修大學課程兩者之間的學習,善加利用瑣碎的時間,並按部就班 地依課程規畫的進度學習。 所以,他們學習調整一貫被動的學習態度,除了將電腦準備在最佳的狀況,安裝所需要上課軟體如Media player、Adobe PDF等等之外,一定得事先下載該周進度的上課講義,並找時間閱讀,遇到不懂或還沒學到的化學相關概念或專有名詞,就配合課程指定的原文教科書進行閱讀及 觀念的釐清,在時間不允許的情況之下,常常必須透過網路像是google、kimo等入口網站進行查詢或至課程的討論區與來自全國各地的同學互相學習,在 討論區中常常會看到別人的發問也是自己的問題,所以就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得到解答,總之,一定要課前預習做好課程的準備,才有勇氣上網聽教授上課順利地跟上 上課的進度。 另外,網路的學習方式與傳統老師在教室上課最大的差異是可以隨時停止及重覆的學習,這點對於自我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因為,對於高一的學生來 說,並沒有學到高中化學的全部課程,在學習的過程一定會遇到很多陌生的化學概念,這時候反覆的聽講有助課程的融會貫通。而且,反覆的學習的另一個好處是對 於每章的進級小考、月考、期末考的複習助益也很大。網站會上傳每周的教學進度,學生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學習,但是,遇到進級考、月考及期末考時,網站會 將考試的範圍上傳以利學生考試的準備。
沒有參與,就沒有成就97學年度教育部繁星計畫孔維暄錄取國立清華大學電機工程學系;黃梓原錄取國立交通大學電機與控制工程學系;張晏石軍則是努力在準備七月份的大學指 定考科,並以台大化工為第一志願。張晏石軍說參加臺大普通化學網路課程對他的生涯規畫影響很大,能在高一先修台大的課程,有種黃袍如身上感覺,覺得自己就 是台大人,課程結束之後,那種感覺愈來愈強烈,總覺得當年的投入必須要有實質的收穫,才不虛此行。孔維暄則表示,參加臺大普通化學網路課程的那段時間壓力 真的很大,因為一下子要由期待老師給知識的學習方式改自主的學習必須要經過一段痛苦的適應期,有好幾次曾想放棄,但想想二年後將會進入大學,不得不強迫自 己修正學習態度,也許當時我有太多高中課業無法百分百的做到,但自主學習的習慣已經開始在內化,如果,沒有那段時間的歷練,我現在還是得開始學習大學生主 動思考的學習態度。
突破教與學的框框網路創造了許多的不可能,即使是在家裡來自四面八方的學習資源皆能盡收眼底。簡子惠老師說,看到學生能透過網路先修大學的課程,給她的教學產生莫大 的啟示,她開始思考如何配合多媒體輔助自己的教學,讓教學更卓越。就像學生孔維暄所說的,有很多事情無法在一夕之間改變,但是那顆希望的種籽已經埋在心 中,遇到充足的陽光與水分就會發芽、茁壯。讓我們善用網路無國界的特性,走出教學與學習的框框。
●簡子惠老師關心學生參與臺大普通化學網路課程學習情形 ●參與臺大普通化學網路課程是一次特別的學習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