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子期刊‎ > ‎2006 年 12 月號‎ > ‎

與電腦維持適當距離,從教師的需求看到資訊的真諦。專訪湖口高中辛文義老師(上)


摘要

  • 作者:莫素雲

文章內容

湖口高中辛文義老師,曾任中學生活教育組長、教學組長、讀者服務組長及資訊組長等職務。現於新竹縣立湖口高中教授資訊類科,並膺任學校教師會理事長、縣教師會副理事長、全國教師會高中職委員、縣教育網技術小組,以及多個自由軟體專案的志工服務工作。

近年,結合自由軟體教育與教師社群經營兩個目標,致力於推廣中小學數位學習平台的導入與資訊科技應用。其經營的Moodle中文加油站,在 教育部與中華民國軟體自由協會共同主辦的「2006自由軟體傑出應用推廣選拔大賽」,獲「傑出社群網站獎」與「傑出軟體中文化獎」兩項提名,其成功的特殊 經驗值得與大家分享。

湖中傳說,湖中奇葩

湖中傳說(http://go38.net )Moodle數位學習平台是辛文義老師的個人教學網站,經營三年,目前有1200多位來自校內外註冊的學員,亦是湖中高中部的教學支援之一。湖中學園(http://eschool.hkhs.hcc.edu.tw/ )是國中部的教學網站,圖書館資訊媒體組組長陳永龍老師每年會幫新生建立帳號,讓學生上網學習國語文、數學、社會、自然與生活科技、健康與體育、藝術與人文、綜合活動各領域課程。湖中有這兩大數位學習網站。

究竟有多少位老師在網站上開課呢?我試圖從開課的教師人數多寡來判斷網站的受歡迎的程度。但辛老師卻不以為意,他認為開課教師的人數多可以 靠行政命令來獲得,必須要思考的是這些被迫上網開課的老師是否能掌握學生的學習成果,認真地蒐集平台裡的數據作為改進自己教學的輔助,如果答案不是肯定 的,只會招來更多的民怨而已。

92學年度辛老師擔任資訊組長,是湖中的數位學習平台策畫者之一。當年學校向教育部申請資訊種子學校計畫,為完成任務曾用職權要求校內老師 學習電腦的操作,如今卸下行政職務轉為專任資訊教師,他試著與電腦維持適當距離,過去一直以資訊人的角度在軟體、技術的層次上研究,包括有機會去教老師資 訊的操作、架設、功能等都是屬於技能的傳授,這種過度迷戀技能的結果,導致老師們無法感受資訊科技帶來的好處。現在,他則以一個教師的觀點,來了解資訊科 技究竟能協助老師完成那些教學的工作,透過哪些技巧能達成這些教學的目標,並實際地應用在自己的教學上,讓老師們對資訊不再只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是看得 到、摸得到而且想要親身試試看的一個教學輔助工具。這是他推廣Moodle數位學習平台的成功哲學,以人文精神來領導資訊,資訊融入教學的理想才能實現。

澎湖子弟的海洋精神,徜徉在0與1的電腦國度裡

辛老師是澎湖人,高中聯考那年差點為了學電腦跨海至台灣讀五專,因為錄取的嘉義農專有「電腦教室」設備。不過,由於父母親的不放心,又返回澎湖讀高 中。大學在台灣師範大學唸物理系,但他自願到電算中心當諮詢員,並參與台灣學術網路的建置,也在大學時修了許多電腦相關的修分,高中及大學的課暇時間幾乎 都在電算中心渡過。

師大物理系畢業,為一位稱職的物理老師足足有餘,但他的實習與往後的進修都與資訊有關,因為他對電腦的熱愛遠超越物理,教了四、五年國中理 化後,他決定至淡江大學修資訊第二專長四十學分,正式取得資料處理科教師資格,甫考上交通大學資訊科學與工程研究所博士班,也都與資訊領域密不可分。

算一算玩電腦的資歷從國三起至今已逾二十年,並持續累進中。擁有科學教育的背景,但在與他的言談中卻不時地流露著人文的關懷。他說有機會與 校外的一些老師互動,他悟出資訊最終的目的說穿了是在滿足人們的需求,唯有以人文精神來領導資訊科技,我們所有的夢想才能實現。他是一位充滿人文素養的資 訊家,我看到平易謙沖的資訊專業結合人文精神,辛老師無時無刻在擴散他的影響力…….

Moodle教學平台,達成百分之120的教學活動

就新竹縣學校的設備來說,要單純地在課堂中將資訊融入教學有其困難度。資訊設備的不足,無法達到班班有電腦,筆記型電腦、單槍投影機的數量也不充裕,不可能每位老師都去借設備來課堂上實施資訊融入教學。

所以,湖中在申請資訊種子學校計畫之初,即將新竹縣資訊設備列入首要考量,跳脫在課程中實施資訊融入教學的思維。將教育部的「百分之20的 時間在課堂做資訊教學」,重新詮釋為「百分之120的教學活動」,也就是讓學生能在午休、第8節,或者家裡都能隨時上網學習。然而,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如 果學生使用電腦的機會增多,那麼老師和家長是否想知道孩子在網路做些什麼事?於是有了網路學習平台建置的構想。方向底定後,辛老師上網搜尋一些教學平台包 括Atutor、Moodle等,針對需求做分析與評估,最後決定採用Moodle,是考量其工具操作簡單、功能很強、版本更新快,還是一套不需花錢的平 台,學校的資訊技術能力也能夠維護,最重要的是Moodle有「社群」的經營,可以成為學校導入時的最大支援。老師們可以在網路上開設課程,包含各種教學 資源(網頁或連結等)、設計題庫、組合試卷、討論區、聊天室等線上工具進行教學。使用學生可以透過課程所提供的線上資源,參與學習活動,而且老師能夠控管 學生網路學習的成果,達到網路輔助學習的目的。

這個構想在新竹縣是首創,得到縣網中心最多的支持,除了經費之外,還提供伺服器給「Moodle中文加油站」使用(http://moodle.club.tw/ )。94年九月湖中數位學園計畫獲教育部頒93學年度教學卓越獎(http://www.exc-teacher.moe.edu.tw/ )佳作的肯定,這是參與團隊始料未及的榮耀。

94學年度的資訊種子學校計畫,我們看到了一些學校的套用湖中Moodle數位教學平台的模式提案。辛老師樂見其成,這證明湖中 Moodle數位教學平台是實際可以Run的,且身為資訊種子學校應該要將經驗及成果實嘉惠給需要的學校,如今看到這股影響力在擴散,感到責任也愈來愈重 了。

  • 以人文精神領導資訊科技,實現數位教學的願景,辛文義老師展示Moodle教學平台的功能。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