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子期刊‎ > ‎2005 年 第 9 期‎ > ‎

多角調課演算法初探(四)


摘要

  • 文章編號:20050505
  • 投稿日期:2005/04/25
  • 作者:董世尊、廖韋傑、陳冠廷、陳雅鳳
  • 備註:

壹、前言

再經過先前多角調課的手動模擬實驗後,本研究利用所了解的調課概念,推演多角調課的演算法大致雛型,並繼上一期「多角調課演算法初探(三)」之後, 以多角調課演算法流程圖來簡單描述其概念;並歸納多角調課系統運作時,所取得的相關資料為何?是利用何種方式和方法的方式進行調課作?…等規格簡述。

貳、演算法架構流程

在初始調課作業中,必須先取得排課的相關資料,因此本研究利用以提供一個web service方式的平台和XML的方法設計多角調課系統來協助排課人員進行調課作業(圖一)。


當使用者提出某位教師的某節次課程需要調課的要求時,多角調課系統將以web service的方式和XML來取得排課所需的相關資料,如:教師分課表、班級分課表、場地分課表、調課完成後之課表資料(表一);並將以上所需相關資料 整合輸出至網頁上,回傳給使用者可選擇調課節次之班級課表(包含教師、場地),再進行系統多角調課程序作業的處理,讓使用者可進行調課作業,其中在調課作 業進行時,如需要參考到更多的相關資料,系統也可以利用XML方法取得排課系統資料庫中的相關文件資料。

教師分課表

教師姓名(ID)、班級名稱(ID)、科目名稱(ID)、場地名稱(ID)、限制條件模組判斷結果(包含星期、星期條件、節次、節次條件、節數、跨中午、可重覆、單雙週判斷等,得到可調課時間跟不能調課時間的資料)、分課編號。

班級分課表

班級名稱(ID)、教師姓名(ID)、科目名稱(ID)、場地名稱(ID)、限制條件模組判斷結果(包含星期、星期條件、節次、節次條件、節數、跨中午、可重覆、單雙週判斷等,得到可調課時間跟不能調課時間的資料)、分課編號。

場地分課表

場地名稱(ID)、班級名稱(ID)、教師姓名(ID)、時間資訊(包含星期、節次、節數)。

調課完成後之課表資料

教師姓名(ID)、場地名稱(ID)、班級名稱(ID)、時間資訊(包含星期、節次、節數)。

  • 表一、排課所需相關資料

參、多角調課雛型流程

在多角調課流程中,我們分為兩個部分,分別為調課主流程和調課處理流程兩項進行介紹。

  • 調課主流程

首先排課人員可選擇排課系統中,需要調課的老師名單以及需要調課的節次,並在系統中所設計的一個N層設定輸入進行設定,排課人員可透過此設定,讓系 統有範圍性的進行調課搜尋,例如:輸入3,則此需調課節次最多牽扯的教師和班級只有三位和三個班級…等。所有手動輸入項目都設定完成時,則系統會幫助排課 人員取得所需相關資料(如教師的分課表、班級分課表、場地分課表…等),並判出需調課的教師和可調課的教師本身分課表中,符合限制條件又為空堂的節次進行 集合暫存後,進行調課處理作業(圖二)。


  • 調課處理流程

調課處理流程,主要是進行將需調課教師和可調課教師所集合的空堂可調課節次進行逐一比對工作,檢查是否需調課教師的第k節次和可調課教師的第ki節 次,都符合雙方條件限制和時間考量限制,進而對換使調課完成,利用遞迴方式搜尋所輸入的N層設定裡,可能會牽扯的所有節次、教師逐一判斷並對換的作業,將 所有搜尋出的調課結果回傳至排課系統中,供排課人員進行問題解決的選擇(圖三)。

肆、結論

本研究所推演出的多角調課演算法雛型是藉由web service方式和XML方法取得資料,並提供排課人員能在線上做調課作業處理,找出調課解決方案供排課人員參考;之後將進行演算法撰寫及XML資料定義,使演算法有更完整的呈現。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