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文章編號:20050505
- 投稿日期:2005/04/25
- 作者:周宗賢、沈雅楓、林堅信
- 備註:
UI設計組
1.何謂UI設計?
UI為User Interface,即為使用者介面。所以UI設計就是使用者介面設計,而這部份又分為操作需求介面設計和藝術需求介面設計兩塊。前者主要是在設計整個網頁的操作流程介面,定義型態等;後者則是在設計整個網頁頁面所呈現出來的視覺藝術效果。
2.操作需求介面設計的三大步驟
在著手操作介面設計時,通常會依序進行下列三項步驟:
- 頁面流程:畫出所有功能的頁面流程圖。這個步驟可以使得在接下來的設計較有系統性,而不會忽略遺忘該有的步驟頁面。(如圖一)
- 頁面快照與屬性文件:寫出每頁頁面所該有的功能與頁面屬性,並畫出頁面的快照。這可以使得接下來的最後一個步驟有文件可以參考,而不忽略細節。(如圖二)
畫面簡述:
名稱:閱讀一則最新消息
簡述:閱讀一則最新消息之詳細內容。
使用功能:
- 本畫面顯示一則最新消息之詳細內容,包括:狀態圖、公布單位、公布時間、主旨、失效時間倒數、公布對象,本文、附圖、附檔。
- 使用者可以下載或閱讀附檔。
- 使用者可選擇閱讀其他最新消息。
介面說明:
- 狀態圖、失效時間倒數說明如最新消息主旨清單畫面。公布對象可能為多值。附圖位置之規則由視覺藝術小組提供,程式動態計算之。
- 使用者利用X器下載或閱讀附檔。(見操作介面詞彙)
- 使用者使用分則瀏覽器閱讀其他最新消息。(見操作介面詞彙)
操作流程:
本頁面之各項使用功能可獨立使用,無特定操作順序。
畫面快照:
|
- 精細頁面設計:開始著手使用.NET拉出每頁面之元件。這步驟可說是操作需求介面設計之最後一步驟,也是將所有原先設計之頁面文件實際呈現出來。(如圖三)
3.我們的操作需求介面設計
在作操作需求介面設計的時後,我們所設計的文件,會需要跟程式設計組的同學有相當程度的討論。因為當我們完成一部份的頁面設計時,往往會忽
略其資料庫內部的數量大小;若不解決此問題,則在最後當資料庫內的資料架入後,會發現在操作頁面設計與操作上會有嚴重的錯誤,或者造成使用者的不方便,故
我們在做頁面快照與屬性文件時需要跟程式設計組的同學們聯系。
程式設計組
程式設計組的工作主要是採用OO(物件導向)的觀念,即依照OOA(Object-Oriented Analysis)
OOD(Object-Oriented Design)OOP(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的順序,來完成每一部份程式的撰寫。
1. 為什麼用OO?
OO的開發強調從問題領域的概念到軟體程式和介面的直接映射,這種概念也比較接近人類的思維方式,軟體需求的變動往往是功能相關的變動,而如果使用OO觀念,則物件通常不會有太大的變動。因此用OO開發的軟體系統就比較易於修改、擴充和維護。
2.OOA/ Object-Oriented Analysis (物件導向分析)
OOA的工作在功能需求分析組完成USE
CASE後開始,其目的是為了使分析、設計到程式的撰寫都能使用同一個模型,因此在OOA執行當中需要不斷與功能需求分析組確認彼此的認知與使用者方面的
需求,以便能夠順利的將分析出的模型交予OOD做設計,而OOA的主要步驟如下:物件的確認結構的確認主題的確認屬性和實例關聯的定義服務和訊息
關聯的定義。
3.OOD/ Object-Oriented Design(物件導向設計)
OOD的工作在OOA完成分析之後開始,工作的內容是要確定類別、給予每個類別完整的一組操作以及使用繼承來表現出類別的共同點,因此在OOD的時候不但要以OOA所分析的模型為基礎,也必須與UI設計組有足夠的溝通,才能確定在程式設計的時候不會遇到整合性的問題。
4.OOP/ 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物件導向程式設計)
OOP主要工作就是程式碼的撰寫,在OOD將類別劃分完成之後,OOP將會針對每一個類別與其功能撰寫所需要的程式,並將其整合起來;而在程式完成之後,就可以開始做最後的測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