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文章編號:20051201
- 投稿日期:2005/11/25
- 作者:尤弘志
- 備註:
前言
隨著資訊技術日益普及,各級政府相關政策的推動,中等學校已逐步運用資訊系統提昇來校務行政效率及教學品質。透過校內教師自行開發,委外專案設計或
是由各級政府統籌設計的資訊系統,協助行政單位自動化其作業流程。這些資訊系統包括學籍系統、成績系統、缺曠獎懲系統,、圖書館系統、線上學習系統等,分
別滿足各單位不同的資訊需求。由於開發的團隊不同、缺乏統一標準等問題,不同的資訊系統間雖然存有共通之資料,但卻無法充分整合。導致使用者需要重複鍵入
相同的資料,或是於系統間轉檔同步資料。這些工作不僅消耗人力、時間,更重要的是會造成系統間之資料不一致性,造成作業的錯誤。同時這些系統所採用之作業
平台、資料庫系統及用戶端介面可能皆不相同,造成整合上更進一步的困難。本單元根據本校與全國多所高中職學校之共同開發系統經驗,說明校園中系統整合所遭
遇到的困難,並簡述「台灣中等學校資訊管理人學會」所提供之文件服務架構 (Document Service Architecture)
解決方案。提供各校整合異質平台各種應用系統之參考。
應用系統整合的效益
現在很多校園資訊應用系統都是獨立於其它系統而單獨存在的,分別解決各單位的資訊作業問題。將這些資訊系統有效的整合,會帶來以下效益:
- 更高的效率
- 更正確的資料
- 更完整及即時的決策支援報表
- 提供學校、教師、學生及家長更多元的服務
校園應用系統整合的挑戰
隨著應用系統的數量跟著增加,系統間彼此的資料交換及整合複雜度隨之提高。如果缺乏統一自動化運作的機制及交換標準,保持各個系統資料之一致性是非
常困難的工作。例如,學籍系統中之學生資料於學期初建立完成後,圖書館、選課、成績、校車、社團等系統資料均應隨之更新,方法可能透過使用者重新於不同系
統重新鍵入或是以轉檔方式將學籍系統中之學生資料匯入不同的系統中;學期中學生資料如果發生如轉入、轉出、休學等異動狀況時,上述各系統的資料也要隨之改
變 (透過重新鍵入或轉檔等方式)。這樣的情形如果在不同的系統、不同的資料中重複出現,很容易造成資料維護上的困難,也很可能造成錯誤的情況發生。
由於開發團隊的不同,建構系統時可能使用不同的作業平台及資料庫系統,用戶端也會因應使用者需求提供多元的介面。這些用戶端界面如果要連接不同的應
用系統,就要分別設計出相對應的連接功能,這些組合就會如上圖所示,產生很多種組合,最後難以管理及維護。另外如果資料庫系統或作業系統更換,用戶端的也
會跟著受到影響而需要重新修改,造成許多系統維護上的困難。
學校上級單位 (如教育局) 的統計資料,需要學校所產生的資料匯整而成。兩單位系統間整合的問題,是校園內部應用系統整合的延伸,如果沒有自動化運作的機制及交換標準,同樣會面臨資料維護及系統維護上的困難。
文件服務架構簡介針對校園應用系統所面臨之整合需求,「台灣中等學校資訊管理人學會」參考美國 SIIA 所制訂之 SIF 標準,共同設計文件服務架構解決方案,應用於全國多所高中職校務行政系統及新竹市國中小學籍成績管理系統中。
文件服務架構 (Document Service Architecture, 簡稱 DSA) 建構在 HTTP 及 XML
標準的基礎上,以XML文件為整合之核心。將應用系統切割為展現層 (Presentation Tier)、文件層 (Document Tier)
及資料層 (Data Tier),分別負責資訊之呈現,語意結構之描述及資料儲存與處理。如下圖:
透過統一 XML 介面的制訂,各種用戶端及不同作業平台之應用系統可以使用統一的方式彼此溝通,大量降低系統間整合之複雜度及所投入的人力、時間。
文件服務架構中,用戶端與伺服端透過 HTTP 通訊協定傳輸資料,資料以 XML 文件格式描述。HTTP 及 XML
兩種標準被廣泛實作於各種作業平台,小至PDA,大至超級電腦的作業平台中,所以應用的彈性很大。伺服端提供服務單一窗口
(Doorway),文件服務以套件 (Package) 方式階層分類,並提供統一之存取控制 (Access
Control),便於管理,安全性高;用戶端僅需支援 HTTP 及 XML 就可以使用伺服端的服務。
「台灣中等學校資訊管理人學會」正在研擬高中職、國中小之校園系統整合 XML 文件交換標準,簡稱 CIF (Campus Information Framework),提供校園資訊應用系統設計之參考。這個標準預計將可大幅降低校園應用系統整合之成本。
結論
教育行政的資訊化是支援推動資訊教育/教學的重要力量。教育行政的資訊化及資料數位化,將可提高行政效率,為實現臺灣發展知識經濟不可忽略的一環。
如何有效建立並整合各種不同之應用系統,提供快速正確的決策支援資訊,高效率的行政,是我們努力的目標。希望藉著我們此次成功經驗的分享,能對參與之學校
有所幫助,並共同為台灣校園資訊建設一起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