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子期刊‎ > ‎2004 年 第 3 期‎ > ‎

T-KOOL學習診斷系統分析專案(二)


摘要

  • 文章編號:20041202
  • 投稿日期:2004/10/25
  • 作者:張騉翔
  • 備註:

前言

本文將以學會第二期月刊,尤理事長所撰寫之「數位學習系統架構之初步構想」一文中,提到數位學習系統架構之五大系統及三大需求,來探討此五個系統中之學習診斷系統其三大需求,此五個系統如圖一所示,

在其文中提到數位學習系統之三大需求為:
  1. 第一個需求是兼顧數位內容的商務運作模式 …
  2. 第二個需求是讓每一個使用者都擁有自己的全方位終身學習入口 …
  3. 第三個需求是要有一個系統分割(工)及整合機制,讓數位學習系統之相關各(子)系統可以按當事人間資訊權利與義務之法律關係,得以有效履行 …

學習診斷系統之商務運作模式

首先我們需釐清的是,學習診斷系統雖然有許多的使用者,例如教師、學生、題庫編輯者…等;然而學習診斷系統最主要的擁有者為測驗廠商,測驗廠商負責學習診斷系統及數位內容的開發及銷售,若學習診斷系統之設計無法符合測驗廠商之商業利益,也將無法符合其他使用者之需求。

一個能實際運作的學習診斷系統乃至於上述提到之數位學習系統,不單單只是將系統設計完成即可,更應從測驗廠商的角度來考量整體數位學習環境之商務運作模式,例如:

  1. 測驗廠商對於學習診斷系統的開發成本及維護成本之考量。
  2. 測驗廠商對於學習診斷系統中的數位內容開發成本及品質之考量。
  3. 學習診斷系統的架構設計如何能夠支援測驗廠商銷售系統及數位內容給使用者。

測驗廠商對於學習診斷系統的需求

底下我們詳細探討測驗廠商對於學習診斷系統之需求目標,分別以行銷目標、成本目標、品質目標來討論之:

行銷目標

我們以行銷學中的4P來探討測驗廠商之行銷目標:

  • Price(價格):學習診斷系統需提供產品價格的定價機制。
  1. 定價策略需能讓大部份的使用者能夠負擔,並能兼顧廠商的利潤。
  2. 題庫所需購買的單位考量,是以科目為單位來購買、或是以學期來購買。
  3. 對於不同等級的題目可以有不同的價格略策,例如基礎題或是進階應用題。
  4. 對於出題者的回饋,若出題者之題目被大量使用者,是否會回饋費用給出題者。
  • Product(產品):
  1. 學習診斷系統的各項功能需易於使用,且對學習效果之提升有明顯幫助。
  2. 學習診斷系統需做良好之整合設計,讓學習診斷系統之使用者皆有其專屬之版本或功能。
  • Promotion(促銷):
  1. 提供學習診斷系統試用版本讓有興趣的使用者試用。
  2. 提供數位內容目錄服務,讓使用者容易瞭解學習診斷系統所提供之功能,及試題之內容及效益。
  3. 對於學習診斷系統的使用狀況能做統計,讓有興趣的使用者能清楚的瞭解學習診斷系統所帶來的效益。
  • Place(通路):
  1. 提供數位內容交易平台,讓數位內容易於交易及銷售。
  2. 容易吸引知識販售者,建構知識拍賣平台。
  3. 建構收入監控機制。

成本目標

學習診斷系統建的建構目標需考量以下成本:

  1. 系統建置及維護成本,對於系統新增的功能及現有功能之修改,是否能以低成本的方式完成。
  2. 學習診斷系統數位內容製作成本,數位內容隨著時空環境的不同而需不斷的更新,甚或比系統建構及維護成本還高;學習診斷系統需支援數位內 容製作方式以低成本進行,例如需提供方便的教材編輯工具、多人同時製作數位內容機制,讓數位內容來源多元化及豐富化。數位內容回饋機制,讓廠商能精準的瞭 解到現在數位學習環境對於數位內容之需求。
  3. 行銷成本,數位內容的行銷屬於知識的行銷,知識的銷售屬於無形的銷售,比有形的銷售較為困難,尤其會有數位內容被複製盜用的情況發生;學習診斷系統需支援數位內容電子及紙本的行銷,對於使用者能精準的提供其所需之數位內容,同時對數位內容的所有人提供智財權之保護機制。

品質目標

  1. 設計數位內容評鑑機制,對於數位內容的品質目標,除了聘請高水準的編輯者來編輯數位內容外,更重要的是建立數位內容評鑑機制,建立一種公正客觀之標準來評鑑數位內容之品質。
  2. 增加後設資料之豐富性,對於一個好的學習診斷系統,其內容不單只是有題目本身而已,很重要的是其後設資料要相當的豐富,所謂的後設資 料,是指描述題目相關的資料,例如題目之難易度、鑑別度、相關能力指標…等等;藉由這些後設資料,可以讓出題者針對各種不同的程度出題、考完試後易於做診 斷。在學習診斷系統當中許多的功能都需用到後設資料才能運作,後設資料豐富性關連到整個學習診斷系統的品質。

結語

在本文中我們討論到了學習診斷系統的商務運作模式,測驗廠商為學習診斷系統最主要的擁有者,除非能先滿足其對於學習診斷系統的需求,否則不可能建立起運作順暢的數位學習環境,在往後的文章中我們會繼續探討學習診斷系統其他面向的需求。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