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子期刊‎ > ‎2004 年 第 3 期‎ > ‎

使用案例寫作(二)專案內/外清單之討論

摘要

  • 文章編號:20041203
  • 投稿日期:2004/10/25
  • 作者:張騉翔
  • 備註:

前言

根據 The Standish Group 對軟體專案進行大規模的調查,2000 年的報告顯示軟體專案的成功率不到30%。軟體專案成功率如此低的原因有相當多,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需求管理發生了問題。需求管理的第一步,即是要界定 軟體專案範圍。若軟體專案範圍界定不清楚,軟體專案將會如同船在海上航行,但卻不知道航行的方向及目的地。 在使用案例中關於如何界定軟體專案範圍可使用三種工具,一為專案內/外清單、二為參與者目標清單、三為使用案例清單及摘要;本文將介紹如何使用「專案內 /外清單」來界定軟體專案設計範圍,並以學會所規劃之數位學習系統架構中之學習診斷系統為範例。

專案內/外清單

「專案內/外清單」是描述系統設計範圍最初始的文件,此文件最主要有三欄位,分別為「主題」、「內」、「外」。撰寫此文件的方式,是經過腦力激盪式 的討論過程,將所有想到關於系統的功能列於主題欄內,再行討論此主題是否為此系統的需求範圍。若是,則在「內」欄打勾、若不是的話則在「外」欄打勾;「專 案內/外清單」最主要是想充份表達系統的三項特性:

  • 系統的廣度。在設計學習診斷系統時,一個可能會遇到的廣度問題是,學習診斷系統是否應與教材管理系統做整合,這樣的需求可在「專案內\外 清單」中釐清。對於「專案內/外清單」中的欄位,讀者對於需要特別說明之處,可以在「專案內\外清單」中增加備註欄。例如對於上述所提學習診斷系統是否與 教材管理系統做整合之功能,可於備註欄說明此功能是屬於第二階段的系統需求部份。

專案內外/清單(描述廣度的範例)

主題

備註

測驗卷管理

ˇ

 

 

智慧型配題

ˇ

 

需釐清配題功能

線上測驗

ˇ

 

 

診斷

ˇ

 

 

作業指派

 

ˇ

第二階段需求

回饋個人學習檔案

 

ˇ

第二階段需求

題庫連結至相關教材

 

ˇ

第二階段需求


  • 系統的深度。此處的深度指的是在「專案內\外清單」中寫的主題必須讓看此清單的人能瞭解專案所要做到的深度程度為何,而非對深度做詳細的 說明,這點會在使用者案例中詳細撰寫。例如筆者在上述『專案內外/清單』的範例中預留了一個伏筆在智慧型配題的功能。雖然它看起來是學習診斷系統中一項很 強大的功能,可是在看此文件的人,可能不容易瞭解何謂智慧型配題的概念。此時我們可將此功能劃分成幾個比較明確的主題、或是命名得更清楚些、或是在備註欄 中加以說明。

專案內外/清單(描述深度的範例)

主題

備註

補救教學出題

ˇ

 

出題時根據每位學生不會的能力指標出題,每位同學所拿到的考題皆不相同。

深度教學出題

ˇ

 

對於已瞭解某課程單元能力指標的學生,進行更深入的出題,例如將題目分為記憶型、理解型、應用型、整合型,在同學對於單元內的記憶型及理解型題目會後,配題可出更進階型的題目。


  • 系統的特性。在討論「專案內/外清單」的過程當中,我們會對系統的最終用途及系統性質逐漸的釐清。例如題庫系統,一般而言可分為:「教學 引導」、「自修」、「程度認證」、「研究調查」等四種用途;這四種用途中又可簡單的分為兩大類,一是為「學習管理」為主的題庫系統(教學引導及自修)、二 是為以「鑑別」為主的題庫系統(程度認證及研究調查)。以下是根據這兩個不同性質修改後的題庫系統「專案內/外清單」。為了能充分的表達出系統的特性,我 們在備註欄中將主題歸類為「基本題庫功能」、「學習管理功能」、「鑑別為主功能」。在討論過的過程中我們逐漸釐清了要發展的題庫系統是以「學習管理」為主 的題庫系統,也稱為『學習診斷系統』。

專案內外/清單(描述廣度的範例)

主題

備註

測驗卷管理

ˇ

 

基本題庫功能

補救教學出題

ˇ

 

學習管理功能

深度教學出題

ˇ

 

學習管理功能(新增)

線上測驗

ˇ

 

鑑別為主功能

學習狀況問卷

ˇ

 

學習管理功能(新增)

診斷

ˇ

 

學習管理功能

個人能力指標總覽

 

 

學習管理功能

班級學生課程單元測驗分數分析

ˇ

 

學習管理功能(新增)

作業指派

 

ˇ

第二階段需求

回饋個人學習檔案

 

ˇ

第二階段需求

題庫連結至相關教材

 

ˇ

第二階段需求

Comments